【通用名称】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【规格】 剂型 | 规格 | 使用方法 | 水针 | 1ml:100万国际单位 | 肌肉注射、皮下注射、病灶内注射 | 1ml:300万国际单位 | 1ml:500万国际单位 | 水剂 | 1ml:100万国际单位 | 1ml:300万国际单位 | 1ml:500万国际单位 |
【药理作用】 本品是利用携带有人白细胞干扰素α2b基因质粒的重组假单胞菌生产的,具有广谱抗病毒、抗肿瘤、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。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,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,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繁殖;干扰素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,能够调节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并通过抑制、分解肿瘤细胞生长所需因子等作用改变宿主与肿瘤细胞的关系;干扰素提高免疫功能包括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,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天然杀伤性细胞的功能。 【药代动力学】 本品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,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3.5~8小时,消除半衰期为4~12小时。肾脏分解代谢为干扰素主要消除途径,而胆汁分泌与肝脏代谢的消除是重要途径。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吸收超过80%。 【适应症】 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(乙型、丙型等)、尖锐湿疣、毛细胞白血病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、淋巴瘤、艾滋病相关性卡波济氏肉瘤、恶性黑色素瘤等疾病的治疗。 【禁忌】 患有严重心脏疾病或自体免疫疾病、癫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者;严重的肝、肾或骨髓功能不正常者;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者。 【不良反应】 使用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感冒样症状,如发烧、头痛、寒战、乏力、肌肉酸痛、关节痛等,部分病人可出现厌食、恶心、腹泻、呕吐、白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、转氨酶增高,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。偶见有失眠、皮疹、脱发、血压升高或降低、耳鸣、视力下降、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。 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和可逆性反应,常出现在用药的第一周,不良反应多在注射48小时后消失。如发生中等程度至严重的不良反应,可考虑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或停止用药。一旦发生过敏反应,应立即停止用药。 【用法用量】 本品可以肌肉注射、皮下注射和病灶内注射。 1.慢性乙型肝炎:推荐剂量为每次300~500万国际单位, 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,3~6个月为一疗程,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。 2.慢性丙型肝炎:推荐剂量为每次300~500万国际单位, 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,3~6个月为一疗程,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。 3.尖锐湿疣:推荐剂量为每次100~300万国际单位, 每周隔日注射三次,1~2个月为一疗程。 4.毛细胞白血病:推荐剂量为每次300万国际单位,每周隔日注射三次,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。通常经过1~2个月的治疗后表现出疗效,其后可进行间歇治疗,使病情长期缓解。 5.慢性粒细胞白血病:推荐剂量为每日注射300~900万国际单位,治疗三个月,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。血象缓解后可进行维持治疗,隔日注射一次,9~10个月后细胞遗传学指标可有缓解。 6.淋巴瘤(囊泡性):推荐剂量为300万国际单位,每周隔日注射三次。根据不同患者的耐受性,酌情将剂量逐周增加至最大耐受量(900~1800万国际单位),每周隔日注射三次,8~12周为一个疗程。若未出现病情加剧或严重的不耐受反应,这一剂量应持续治疗至少12个月。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,同时配合光化疗可提高疗效。 7.艾滋病相关性卡波济氏肉瘤:推荐剂量为每日注射1800万国际单位,如有可能将剂量逐渐增加至3600万国际单位,若未出现病情加剧或严重的不耐受反应,应持续维持此疗法。当反应稳定后剂量改为每次1800万国际单位,每周隔日注射三次。 8.恶性黑色素瘤:推荐剂量为每次900~1800万国际单位,每周隔日注射三次直至出现疗效,然后进行持续治疗,每次注射1800万国际单位,每周隔日注射三次,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。I、II期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切除后,使用本品进行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。 【贮藏】 2~8℃避光保存及运输。 【包装】 管制玻璃瓶装,每支1毫升。 详情请参阅药品说明书 |